在钢铁供给仍处于高位的情况下,钢材出口正成为我国钢铁行业维稳增产的主要推手。

质优价廉是中国钢材出口的重要优势,不过,今年的钢材出口高增速也伴随着价格的走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878.5万吨,同比增长1298.6万吨,增幅28.4%,出口钢材平均单价1012.6美元/吨,同比下跌30.8%。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分析认为,近期海外钢材价格呈现回落趋势,海内外价差有所收窄,钢厂降价出口意愿不强,企业反映近期出口接单量下降。

8月25日,在工信部原材料行业稳增长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常国武在发布会上表示,钢铁行业仍面临传统市场需求恢复不足、阶段性供需矛盾加大、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等困难,运行回升基础尚不牢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钢材行业已经持续较长时间亏损,但是行业供给端并未因此出现明显的产能去化,整体产量仍然处于高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8月,全国粗钢产量71293万吨,同比增长2.6%;生铁产量60359万吨,同比增长3.7%;钢材产量90920万吨,同比增长6.3%。

在华泰期货分析看来,钢材净出口量大增,基本对冲了国内钢材消费的下滑,成为钢材库存持续去化的重要原因。下半年重点关注粗钢产量平控政策、钢材出口情况,一旦出现严格的行业政策,钢材有望出现供需错配,从而带来行业利润扩张的机会。

今年4 月中旬,有媒体报道称2023 年粗钢产量调控政策定调为平控,即在2022 年10.18 亿吨基础上不增不减,下半年再根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总量控制,具体政策尚需等待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文件。

目前,全国性平控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细节还未公布,但有逐步落地迹象,部分省市已经开始进行“平控”。7月末,云南省发改委下发了“粗钢平控”政策的相关文件,明确限产规模;8月24日,长江钢铁发布通知,表明收到政府“平控”要求,公司电炉计划9月份停产一个月;9月,根据Mysteel调研,唐山市钢铁企业接到环保限产减排指示。

金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邹林忠在今年兰格钢铁网组织的一场论坛上表示,后期钢厂一定会减产,或许现在市场不再相信主动“平控”,但市场很可能会出现被动减产的情况,“因为现在市场无法消化目前的产量,在利润影响下,将倒逼钢厂自发减产。”

除了钢铁行业减产量,中钢协正推行“产能置换”“超低排放”“极致能效”三大钢铁改造工程,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在今年7月的2023(第十四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提醒道,产能置换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减量置换”的原则,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同时,巩固去产能成果,从而保证行业效益能够得到稳步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教授苗瑞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规律看,钢铁行业生产基础原材料,也基于下游用户需求调整生产策略,钢铁企业在整体减产量的基调下,也注重生产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例如供应新能源汽车、高端船舶制造的特殊钢材,“数量降下来,质量提上去。”

从国内供需情况看,进入“金九银十”,国内钢铁需求呈现季节性回升,加上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国内钢铁供应环比或呈现下降趋势,国内钢铁供需形势将有所改善。